“双减”政策在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双减”,不减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双减”针对校园教育重在“三提”,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作为教育主阵地学校里的老师,面对“双减” 政策契机,如何能借力“双减”倒逼自已专业水平和提升育人质量。
一、减少“懒惰”
“双减”背景之下,对于学校老师的专业要求会更高。因此,需要老师保持“终身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状态。教师职业,需要老师时常更新思维、迭代知识、打破舒适区、重构自已的教育系统。给予学生成长确定的、一生受益的教育, 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就从减少“懒惰”到勤奋学习开始,增加教师育人的专业魅力和亮度。
二、减少“随意”
“双减”之前,老师们在备课时思考如何把40分钟讲出层次、讲出效果,更多放在“讲”,大多数老师把精力放在如何把知识讲透、流程更顺畅、学生生成更出彩上面。而对于“练”与“习”有“随意”之心。 “双减”要体现以人为本,提高课堂质量,老师就要从熟悉教材体系、知识结构、年段目标入手,对所教学科横向、纵向知识网如数家珍,减少“随意”。要根据年段特点设计课堂、创造课堂、创生课堂,才能把“学”和“习”,“讲”和“练”,“学知识”和“育人”完美融合,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减少“依赖”
教师要有深度地研究作业设计,教师可发动学生自主设计、个性订制, 分层设计,每一层学生作业内容不同、作业量不同,作业有共性,更强调作业的个性、实践性、探究性、趣味性、创新性。所以班上的孩子不仅基础牢固,教学质量也有明显的优势和后劲。让作业和生活产生链接,学以致用。要教师减少“依赖”,优化作业设计,增加育人的温度、创新度、特色度。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加的是老师对自身的专业本领。“双减”,减的是焦虑,增加的是老师对家长的专业引领。“双减”,减的是内卷,增加的是老师对职业的专业认知。“双减”,不减责任,不减质量,不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