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2 新复式教学的课堂结构
复式班的课堂教学如果仍然以“动静搭配”为主要教学模式,那已不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学的要求,不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模式,也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复式教师必须懂得新理念下的复式教学带有普遍的、最基本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复式教学的自觉性、自为性,不断提高复式教学质量。
学习目标
本单元学习完后,你将能够:
●给复式教学一个重新的评价
●罗列出“动静搭配”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说出“同动同静”新模式的含义、特征及操作要求
学习内容
本单元将包括以下内容:
第1节 再识复式教学
第2节 复式教学的课堂结构
第3节 复式教学课堂结构新模式
学习时间
本单元的学习需要四个学时
你需要的材料
这部分的学习,你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笔记本
●复式教学的教案
●字典

评论(46)
同动同静才是新复式教学的新的课堂构架方式。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动静结合
动静搭配”为主要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能动性,合作学习。
课堂很灵活
低年级复式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同动同静,动静搭配。
同动同静的复式教学避免了动静搭配的声浪干扰等问题
纵向仍体现为教学环节的“动静交替”,横向则表现为年级教学的“动静同时”
“动静搭配”,“同动同静”这两点对老师来说也是挑战。
岷县秦许乡大族沟教学点郎小青小学生需要教师认真的去对待,踏实的去付出!
通过不断总结复式教学规律,才能不断提高复式教学质量。
同动同静。
新复式教学的课堂结构,纵向仍体现为教学环节的“动静交替”,横向则表现为年级教学的“动静同时”。
复式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更高
现在的复式教学中,老师要紧跟社会的发展 更新自己的储备知识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复式教学需要老师花心思去备课
复式教师必须懂得新理念下的复式教学带有普遍的、最基本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复式教学的自觉性、自为性,不断提高复式教学质量。
新复式教学大多以两动两静来组织课堂。
孙老师为学生有效地、多方面的学习创设了条件,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复式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用上同动同静教学方法会更佳。
於孝丽
低年级复式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同动同静,动静搭配。
动静搭配,同动同静。给小班化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评论(23)
岷县茶埠镇大竜教学点郝文娟
复式教学时间安排得当,利用同静同动模式,优化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复式教学时间安排得当,利用同静同动模式,优化教学课堂,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复式教学方案要灵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复式教师必须懂得新理念下的复式教学带有普遍的、最基本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复式教学的自觉性、自为性,不断提高复式教学质量。
看后,受益匪浅,让没接触过复式教学的我,对复式教学充满兴趣,在不断学习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小学生更需要老师认真、耐心的去备课,重要问题要反复强调
“同动同静”,动是直接教学,静是独立作业,两者要妥善安排。但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学生,低年级的同学好动,自控力差,静的时间相对较少,难免影响到高年级学生,如何合理利用时间,还望各位同仁发表宝贵意见,解决问题。
复式教学模式中需要教师花心思去备课。
从实际出发,动静搭配,同动同静。给小班化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整合教材,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使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使复式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同动同静的课堂结构实现了教师和各个年级的学生共同思考,共同交流,共同参与
复式教学在教学环节实现了导学结合的理念,而同动同静的复式教学避免了动静搭配的声浪干扰等问题
掌握理论、深入实践、反思总结是搞好复试教学的有效方法。
“动静”结合的方式在复式教学中很实用。
复式教学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学习来发挥复式教学的优势
新复式教学在许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不断得到完善,同动同静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大大的消除课堂中不同年级间的互相干扰,提高课堂效果
新复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复式班单式化,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学习新知,同时巩固练习。新复式教学一般以两动两静的形式组织教学。
新复式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两个不同的班级的学生,难免会顾此失彼,对一部分学生的关注不够。
动静结合不下心会让静的人缺少兴趣睡着了,所以静时还要让其保持参与意识。设计教学还要考虑这些。总之挺难得,真不容易。
在新复试教学中,强调动静结合,一静一动、二动二静、三动三静。但实际教学中,各个年级互相干扰过多,严重影响年级间的学习效率。不知道能否采取教师引导,然后由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学生教学的教育模式,这样可以让学生互动起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但考虑到我的新复式教学经验匮乏,还需和各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探讨。
复式班教学需要动静合理搭配
复式教师必须懂得新理念下的复式教学的特点,优化课堂组合,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
就教学组织而言,单班教学与复式教学各有自己的优势。
传统复式教学的课堂结构,纵向体现为教学环节的“动静交替”,横向表现为年级教学的“动静搭配”。新复式教学的课堂结构,纵向仍体现为教学环节的“动静交替”,横向则表现为年级教学的“动静同时”。两者之间的不同似乎仅在年级教学从“动静搭配”转为“动静同时”,但恰恰是这个“动静同时”引发复式课堂学习方式的蜕变。“动静同时”为学生留出了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为学生采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创设了条件,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动静同时”为高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行为、学习信息、学习情感、学习交往等方面提供了观察、模仿、交流的机会,真正落实了因材施教、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
复试教学时,教师在同动同静教学模式下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这样长期以往收到的效果更佳。